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新专车时代,“合法”背后是责任和竞争
发布时间:2016-08-08 00:00:00

·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近日,交通部印发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和交通部等七部委印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业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从要求避免机动车限行、限购政策常态化,到确立网约车身份的合法化,这两个文件在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为新形势下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应该说,这两个文件不但和城市交通管理、群众日常出行息息相关,而且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深层次影响。

酝酿多时的专车(网约车)新政,终于在这个夏天艰难落地。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三张政策组合牌,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讨论热潮一浪接着一浪。
  “行”是民众的基本需求,当这个需求日益膨胀却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之时,网约车应运而生。如今网约车监管已成为世界级难题,我国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全面考虑了市场需求的多样趋势和新旧业态的平衡发展,可谓创举。
  在过去数年里,网约车服务从一个小众化的新鲜事物,快速渗透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网约车功不可没:一方面,它的出现,直接给传统出租车市场带来紧迫与危机感,并推动其转型升级。网约车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将传统用车服务的半径大幅延伸,并高度提升了用车效率和体验;另一方面,各类网约车服务,作为共享经济发展的典型业态,丰富且深耕了出行市场,创造并满足了用户个性化出行需求,同时成为公交运力的有效补充,盘活与节约了社会资源。当然,事情总是有两面性,自诞生之日起,补贴战、无序竞争、安全事故、性侵事件、客单纠纷、出租车抗议等负面声音也不绝于耳。
  在上述背景下,此次出台的新政在全球范围内首度明确了网约车合法化,对共享经济新业态下的移动出行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为其指明了传统出租车体系以外的生存空间和路径。然而,网开一面的“另一面”,则预示着“新专车时代”的到来,其原本野蛮生长的大环境,将被高准入和严监管所取代。合法身份的光环下,则是责任与竞争的双重重压。
  先说说责任。详读《暂行办法》,可发现其涵盖各种监管和限制条例,涉及接入平台的车辆及驾驶员要求、车辆属性变更、车辆报废制度、劳务合同、定价机制、安装定位报警装置等一系列具体要求。这意味着,网约车平台的责任主体已被认定,其必须要为运营、管控、依法经营、危机处理等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如果说过去更多拼的是谁财大气粗,那么未来更得拼担责能力。
  再谈谈竞争。残酷一些说,新政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大平台与小平台既有的游戏规则,甚至将它们拉回到新的起跑线上。新专车时代的新一轮竞争,将由此开始。

对于像滴滴、优步、易到等长期依赖于私家车运营的大平台来说,将不可避免地遭遇车源、驾驶员以及用户等可能流失的现实。表面上,专车新政对于私家车接入持开放态度,但“门槛”之高,必然会让一些兼职群体对之望而却步。同时,新规“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一条,意味着未来补贴减少、价格提升。这既会打击驾驶者积极性,也会促使部分用户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作出其他选择。未来,靠补贴拼市场的打法将不合时宜。某种程度上,在价格差异缩小的情况下,诸如神州、一嗨、AA等拥有自有车辆、打“安全牌”的专车平台,或在新形势下占据有利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暂行办法》还为地方法规的出台做了铺垫,未来其执行效力将低于地方的行政性法规。加之出行市场的区域不平衡性,为网约车平台在各区域市场的布局和竞争增添极大不确定性。倘若实行“数量管控”,无疑又是新的紧箍咒。
  我们看到,种种压力下,新规出台后滴滴和优步中国选择了合并。这个网约车市场的“巨无霸”未来走向如何还难见端倪,但其他网约车平台已随之躁动起来,不甘示弱、纷纷亮剑。未来,中国网约车市场将迈向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