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手机版登录入口

发改委闭门会:要求30家外企坦白垄断
发布时间:2013-08-26 00:00:00

  《反垄断法》在中国实施的第6个年头,似乎才是真正的反垄断元年。

  进入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于企业反垄断执法的力度骤然加大,打的都是“大老虎”,韩国三星等液晶面板企业价格垄断案、茅台五粮液价格垄断案、洋奶粉价格垄断案、上海黄铂金饰品价格垄断案等一批大案要案相继被查处,涉案金额达到14.82亿元。据统计,过去5年,发改委开出的罚单金额尚不及今年的一个零头。

  坊间盛传的一个细节是,发改委在7月24日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向到场的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约30家外企施压,要求他们坦白垄断行为。但对此,通用电气不愿置评,本报记者也未得到发改委的进一步证实。

  故事才刚刚开始,多位消息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进口汽车、药品和医疗器械已经进入反垄断部门的视野,而7月发改委的那次闭门会议,亦涉及了反垄断内容。

  反垄断部门接连公开表态,中外巨头企业纷纷中枪,反垄断显然是在布一盘大棋局,背景是新一届政府力推的市场化经济改革。习近平7月在武汉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那些中枪的巨头

  2013年反垄断调查“第一单”,便打在了“洋板子”上。

  1月4日,发改委公布了对韩国三星、LG等6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包括责令退还、没收和罚款总金额达3.53亿元。

  自2006年12月开始,发改委多次收到举报材料,反映上述6家企业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据介绍,2001年至2006年期间,这6家涉案企业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共召开53次“晶体会议”,针对全球市场交换液晶面板市场信息;在中国大陆境内销售液晶面板时,涉案企业依据“晶体会议”协商价格或互相交换的信息,操纵价格,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是我国首次向境外企业垄断开出罚单,此次反垄断调查释放了中国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的强烈信号,以及确保公平交易市场环境的决心。

  然而就在“洋板子”落下不久,国内企业又触及了反垄断红线。贵州茅台、五粮液为维系高端价格体系而明令各经销商强制保价,对低价、窜货经销商进行处罚。此前,他们均与经销商达成并实施了白酒销售价格的纵向垄断协议,对经销商向第三人销售白酒的最低价格进行限定,对低价销售的行为给予处罚。

  上述做法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四条规定,即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2月,茅台和五粮液遭遇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分别收到2.47亿元和2.02亿元的罚单。

  “在对三星等6家液晶面板企业的横向价格垄断开出罚单后,发改委调查茅台营销手段说明已经开始关注纵向垄断行为。”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黄勇对本报记者说。

  无独有偶,反垄断部门3月接到乳粉企业涉嫌价格纵向垄断的举报后,便着手开始调查。从5月份开始,发改委价监局共派出26个调查小组,300多人次陆续到相关企业正式调查。被调查的包括合生元、雅培、恒天然、惠氏、贝因美等。

  此间,调查组一度遇到企业故意隐匿资料、提供虚假材料等阻挠。最后,搜查了一家企业的电脑,从删除的邮件中恢复了相关资料,发现企业明确提示员工控制经销商转售的价格,找到了违反《反垄断法》的证据。

  发改委8月7日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款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

  一些行业协会也成了价格垄断的“操控手”。8月12日,发改委公布了对操纵黄、铂金饰品价格的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以及老凤祥银楼、老庙等5家金店的价格垄断行为的处罚决定,处以上一年度相关销售额1%的罚款,共计人民币1009.37万元。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由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的《上海黄金饰品行业黄金、铂金饰品价格自律实施细则》展开。根据该细则规定,上海多家金店在对所售黄金、铂金产品进行定价时,均不允许超过协会所约定“中间价”的±2%或±3%。

  为什么反垄断

  反垄断调查2013年终于集中开火了,无论是被查处企业的规模、数量,还是处罚力度,都是《反垄断法》实施6年来前所未有的。

  《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鲜见大案调查,2011年,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被开200万元罚单,而在当年发改委对电信、联通部分收费业务的反垄断调查,后来也不了了之;进入2012年,反垄断调查更是进入了空白期。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史际春向本报记者解释称,我国的《反垄断法》实施,不像美国已有120年的历史,从执法机构设置到执法人员逐步形成反垄断的正确意识和执行力,还需要时间,而今年反垄断案件给人的感觉是“突然”增加了,可以说,这是中国的《反垄断法》及其执行初步走上正轨的标志。

  另一方面,现实的客观情况也逼迫着反垄断调查加快步伐。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部分经营者通过实施价格垄断行为,谋求垄断利润,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反垄断法》国家制定和实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规则,完善宏观调控,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立法目标。”黄勇说。

  今年一系列的反垄断调查,效果立显。

  在反垄断调查的压力下,多美滋、惠氏、贝因美、雀巢等此前高价的进口奶粉品牌纷纷表示降价,降幅最高达到20%。而在反垄断调查之前的5年时间里,这些“洋奶粉”至少涨了30%—50%,有些品牌的“洋奶粉”国内价格甚至达到了国外市场的3倍。

  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合生元奶粉的报关均价仅53元/罐,而国内市场平均售价接近400元,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五成以上。本报记者在北京多家卖场和经销商处了解到,反垄断调查后,茅台和五粮液失去了原有垄断销售体系的支撑,价格出现大幅下滑。

  “这比发改委发个文件直接干预价格更有效,破除价格垄断用的是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在整个过程中,政府不是作为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而是作为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管理者出现,更形象地说,政府不再是运动员,成为了裁判员。”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肖毅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在肖毅敏看来,反垄断调查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理念一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也曾多次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谁是下一个?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日前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中表示,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下一个目标会跟老百姓密切相关,石油、电信、汽车、银行都在调查视野之内。

  那么,反垄断调查下一单会落在谁的头上?

  本报记者从反垄断部门相关人士处获悉,价格监督和反垄断部门密切关注进口和合资汽车领域的价格问题已不下两年。有消息称,发改委已经委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汽车产业是否违反了《反垄断法》进行调查。

  据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目前的调查对象既包括进口汽车,也包括外国汽车商在华合资企业生产的汽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沈建军表示,涉嫌垄断最突出的表现是,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厂商利润明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换句话说,外国汽车厂在中国内地销售高档车的利润高于国际平均30%左右,没有市场垄断,哪来的如此暴利?

  在8月23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汽车供应商如果强制规定经销商经营模式,垄断价格、违规收取建店保证金,强行压库、搭售等将依法受到严惩。

  不过,一位接近反垄断部门的车企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发改委目前并没有对汽车反垄断立案。

  也有业内人士推测,接下来,国家发改委有可能会酝酿实施药企的价格反垄断调查,而对药品成本的摸底调查,有可能是国家启动药品定价改革以及医卫体制改革的前奏。

  几乎在与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的“行贿门”事件曝光同时,发改委开始对60家药企开展药品成本调查,其中包括葛兰素史克等多家跨国药企以及中国10家上市药企等。

  7月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称,为了解掌握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价格和有关情况以及时制定调节药品价格,决定对部分医药企业进行成本调查和出厂(口岸)价格调查。

  另外还有消息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正在为政府收集中外医疗器械企业的定价和业务情况。该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此项调查是接受了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的委托。

  不仅如此,更多涉嫌垄断的行业正逐渐浮出水面,反垄断调查也才只是开了个头。黄勇称:“不管怎样,未来的《反垄断法》执法将作为一种常态,涉及的领域应该是各行各业的,尤其是一些社会问题比较多的行业。”